我,被大18岁荷兰老公宠上天,每周送花,出门还帮我穿外套擦皮鞋
发布时间:2024-05-16 18:38 浏览量:25
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392位真人故事
我叫Rebecca@欢乐在荷兰,福建漳州人,如今在荷兰生活。
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,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。
父母不幸的婚姻,让我的童年失去了色彩。和母亲相依为命长大,让我更加渴望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。
后来因工作的机缘巧合,和大我18岁的荷兰老公相识相知相爱,走进了婚姻,有了一对可爱的混血双胞胎女儿。
成了妈妈的我,才真正治愈了童年的自己。
(我和我的双胞胎女儿)
1979年,我出生在福建龙海,有一个弟弟,两个妹妹。
我们家在当地经济条件不错,父亲是个生意人,和朋友合伙开加油站,赚了很多钱。
从我两三岁记事开始,父亲经常外出不回家。他爱上了加油站里面的女会计,并且有了一个小我三岁的同父异母的弟弟。
当时母亲和我们都被蒙在鼓里,父亲却早就有了离婚的打算,为了不给母亲分到家产,他和那个女人合伙做假账,让加油站始终处于亏损的状态。所以,当母亲和他离婚的时候,没有得到一分钱,只有16000元的外债。
(父母参加了我们的婚礼)
在我懵懵懂懂的6岁那年,父母正式离婚。我跟了母亲,弟弟和妹妹跟了父亲。
父亲的背叛使我一度恨透了他,让我和弟弟妹妹没有了完整的家。想到以后母亲独自艰辛养家,我每天晚上都会悄悄地哭。
为了早日还清债务,母亲把我放在外婆家,她去做家政赚钱还债,可每个月只有微薄的收入,补贴家用都不够,更别说还债了。
过了没多久,经熟人介绍,有一个台湾男人要找个人照顾他的生活,于是母亲就定期去他家帮做饭和收拾屋子。
得知我们母女的遭遇,这个台湾男人一次性支付给了母亲16000元工资,让她先还债。凭女人的直觉,母亲能感到他对自己有意思,为了还债,就接受了对方的好意。
拿到钱后,母亲哭了很久,感觉像是自己的卖身钱。台湾男人却对母亲说:“如果你不愿意跟我也没关系,那笔钱就当是你给我做女儿了,你好好照顾我就行。”
通过相处,母亲慢慢发现继父是真的对她好,对我也很好。
(母亲和我们在一起)
后来,那个台湾男人成了我的继父。
如果说我和母亲曾经被生活逼得无路可退,那么继父的出现,大概是上天给我们的恩赐吧。
继父资助我去北京上高中,接受了最好的教育,给我创造优越的吃穿住行条件,一点不比北京的同学差。那时候,我每个周末都从北京坐飞机回厦门,在那个年代算是非常奢侈了。
虽然继父人很好,但亲生父亲背叛家庭所带来的阴影,让我对家产生了抵触情绪。后来考上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,毕业后就留在北京,一个人漂泊了十年。
直到2009年,继父离世,母亲一个人操持完后事,也许是一个人太孤独了,她常常打电话给我,反复说同样一句话:“一个女孩子,还是别跑太远了。”
为了照顾母亲,我离开了已经熟悉和融入的北京,回到福建重新找工作。
(初入职场的我)
2009年的3月28日,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,在这天,我遇到了我的荷兰老公。
那天我去一家企业面试,我老公当时在一家跨国公司上班,作为荷兰代表,为了寻找供应商,准备在这天和我面试的所在公司进行生意谈判。
老板对我说:“一会公司有个重要的外国客户要来,你一起正好见习一下,看能不能听懂他们说什么。”
初见“未来老公”的第一印象是他长得很高,长相比较老气。他应该是我如此近距离交流的第一个外国人。
(我认真地给荷兰代表当翻译,谁能想到他是自己未来的老公呢)
刚一见面,他就很温和地问我:“what is your name?” 我竟然慌张得听不出
来他问什么,尴尬地笑笑,他又用很不流利的中文问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我从没有过英文名,只能快速地在头脑里想着叫什么好,因为我的名字最后一个字是“蓉”,R开头的英文名,我随口就说“Rebecca”。没想到,十几年后,老公的家人、孩子的老师,每个人都叫我Rebecca。
后来我入职的公司跟老公所在的外企有了合作关系,他作为外方监理三天两头地过来检查工作。公司里除了我没人会讲英语,所以他每次来我都全程陪同,于是我们就慢慢熟悉起来。
(老公经常送花给我)
在公司里,他虽然身为副总,但从不摆架子。虽然语言不通,但是他和公司同事从上到下沟通非常顺畅。办公室的同事们甚至车间一线的工人都很喜欢他。
在我眼里,他的成熟稳重,举止绅士,风趣幽默。每当他站在身边,我觉就像身边有了一座坚实的大山,让我有了依靠。
不久后,有一天临下班,他约我去当地一家西餐厅吃晚饭。
那天公司正在接待一个重要的客户,我一直忙到晚上八点才结束。当我急急忙忙赶到饭店时,他已经在那里等了两个多小时,还帮我点好了牛扒,桌面上放着一大捧红玫瑰。
见我坐下后,他深情地说:“我看很多中国人都有一个大家庭,我也想有一个大家庭,现在我只有我自己。”停了一下,他像是鼓足勇气,又说了句:“我想我爱上了你。”
我有种被电击的感觉。相处了这么久,彼此的好感与日俱增,其实这也是意料之中迟早会发生的事,但我还是被这份真诚的表白感动了。
(热恋中的我们)
虽然,在我脑海里也曾产生过我们18岁年龄差的顾虑,但不是有句话说:“好的老公如父如兄”吗,年龄的差距,影响不了我们的相爱。
就这样,我们开启了异国恋。
当时我上班的公司在郊区,距离他们在市中心的公司相隔几十公里,交通并不便利。为了见我,他几乎每隔一天都会打出租车来看我,哪怕只是半个小时的午休时间,都无比珍惜。
几个月的合作项目结束后,他对我说,有一个中国公司聘请他担任技术指导和品质控制负责人,要到云霄县工作。他让我跟他一起去,担任他的翻译,这样我们就能天天在一起了。
我也想每天都能看见他,于是向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,和他一起去了云霄县。
后来的那段日子,是我最幸福的时光。
(和同事们在一起,第一排右一是我,后排右三是我老公)
我们每天形影不离,白天跟在他身边,和他一起工作,一面见客户谈业务。下班后,一起去菜场买菜,然后回宿舍做饭。
每逢周末,他都会带上我外出旅游。从北京、上海到香港、厦门,都是周末双飞,他还给我买了很多手表和包包。
他是个非常浪漫的人,每个星期都会送我一束花。他说希望我像花朵一样美丽绽放,幸福快乐。而且,母亲来云霄看我们,他也会送花给她。
有人说,好的伴侣,能够治愈不幸福的童年,我深以为然。他源源不断的爱,让我渐渐放下了对父亲的怨恨。
2016年,在我的家乡,我们举办了盛大的婚礼。我的亲朋好友,公司的所有高管同事全都参加了我们的婚礼,父亲牵着我的手把我交给了他。
我知道,外界对我们18岁的年龄差和文化差异有质疑的声音,但我的内心充满了幸福,这就够了。
(我们的婚礼现场)
婚后的日子是幸福的,一直到现在,每一天都是幸福的。
结婚后,家里的什么事情也不用我操心,他每天下班后就帮忙做家务。他很喜欢做家务,从来不会因为自己承担家务多抱怨或者不愉快,他觉得两个人既然在一起,谁做都一样,更不会觉得家务应该由女人来做。
他也很会体贴人,自从我们结婚后,每次出门前,他都会帮我穿外套,既绅士又暖心。我的每双鞋他都会擦得干干净净,包括鞋底。无论什么时候穿,都是锃亮锃亮的。
当我沉浸在爱的滋养里时,母亲开始催着我要孩子,对我说:“你只需要负责生,我还年轻,孩子由我来帮你们带。”我能体会到老人家想抱孙子的迫切心情。可当我把母亲的想法告诉老公时,他却很震惊。
老公说:“如果我们要生就自己带,如果你妈妈想带孩子,她可以自己生呀,为什么要抢我们的孩子?”荷兰没有长辈帮忙带孩子的传统,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,而不应该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生活。
(我们在上海旅行)
后来让我最终决定生娃的是老公前翻译的一句话。有一天,她带了一个博士后朋友来云霄找我们玩,她说:“你们都是高学历,如果强强结合,生出来的混血娃肯定很聪明。”我就这样被打动了。
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,35岁的我开始孕育宝宝。怀孕两个月后,得知是双胞胎,我很开心,可老公却说不想要。
在他看来,双胞胎绝对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,多养一个孩子,需要宝妈付出成倍的时间和精力,他不希望我辛苦。
而且,通过孕检发现,其中有一个胎儿旁边长了一个子宫肌瘤,当时已经有10cm大,而我又是高龄产妇,想两个孩子都要会有很大的风险。
老公担心我的安全,决定听取医生的建议,拿掉其中一个胎儿,我虽不舍,但也说服不了他,毕竟他也是为我好。
(女儿们刚出生的时候)
在我们把手续签名都办好后,我在妇产科主任办公室哭得难以自持,老公一直在旁边安慰着我,帮我擦眼泪。他郑重地问我:“你确定要做双胞胎的妈妈吗?除了手术风险,你会非常忙,忙到没有自我。”我哭着连连点头。
就这样,我们取消了手术,安心静待两个宝宝的到来。可能是双胞胎的缘故吧,我的妊娠反应比较强烈,从没有停止过一天孕吐,虽然很辛苦,但老公一直陪伴在我身边,让我很温暖。
在怀孕第38周的时候,我顺利产下一对双胞胎女儿,戴安娜和阿斯特。
女儿出生后,我成为了全职妈妈。老公坚决不让我再出去工作,怕我累着。而且他的收入完全可以让我们衣食无忧。
母亲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,当了外婆后的她一心照顾我和两个外孙女,每天从乡下买土鸡蛋和走地鸡给我们吃。
(母亲和她的两个外孙女)
生完孩子后我基本没做过家务。老公下班回来经常帮手做家务,孩子的衣服都是他洗的,偶尔也学着中国人的习惯,给我煲汤喝。
他很喜欢中国,我们结婚后,他卖掉了荷兰的房子和车子,还退了保险,计划跟我一起在国内养老。
我则把全部心思放在了孩子教育上。我想,全职妈妈也是一项职业,干一行爱一行,必须要精进自己才能做好。所以孩子出生后,我看了很多中外育儿书籍,学习如何养育孩子。
有一次,我看到一本关于荷兰人育儿理念的书籍,萌生了让孩子到荷兰成长的想法。
而老公也因为一件事的触动,让他也产生了回荷兰生活的念头。
(姐妹俩一起过生日)
有一次他接女儿放学,在幼儿园门口,被好几个发放辅导班传单的工作人员围了个结结实实,有舞蹈课、篮球课、心算课、珠算课......什么都有。
老公认为孩子才三岁,根本不需要这么早就有学习负担。
于是,2021年陪孩子过完圣诞节和元旦后,老公一个人回了趟荷兰,在他的老家林堡省找了一份工作,一边工作,一边为女儿买房子找学校。
在老公做好了一切准备后,我带着两个女儿飞到荷兰和他团聚。
前往荷兰之前,正好是同母异父的妹妹在家乡举行婚礼,我趁着这个机会和家里的亲戚朋友互相告别。毕竟,远离祖国和故乡,这一别,不知何时才能再回来。
(在福建南平参加妹妹的婚礼)
来到荷兰后,孩子适应环境很快,而我有点不太适应。
在国内,我们买菜都是在菜市场买的,活鱼活虾活鸡鸭,这里全是冰冻的,而且看不到整条鱼,整只鸡。这让我非常怀念家乡菜,还是咱们中国人的饮食讲究。
到荷兰时孩子刚四岁半,老公就开始给她们预约上小学的日子了。
荷兰的小学生上学要提前预约,入学时间是四周岁生日的隔天,所以每个小孩的入学时间都不一样。
在荷兰入学仪式很隆重,所有长辈都会到场,送礼物,恭喜孩子入学,放学时父母还会拿着一大束鲜花去学校门口迎接。不过,我们没准备这个仪式。孩子们的第一次放学,我带她们去玩具店挑选喜欢的玩具。
刚开始我去接俩娃的时候,小姐妹俩都哭得好惨,毕竟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,荷兰语一句也听不懂。在中国的时候,她们英语说得很好,能流利地跟爸爸沟通,有时候我不在家,她们还能充当外婆的翻译。
(荷兰老公带小姐俩搭城堡)
但是在爸爸离开中国回到荷兰的9个月里,小姐俩的英语突然一句也不说了。我们刚到荷兰的时候,她们跟爸爸的沟通全靠我翻译。不过孩子适应力强,如今的交流已经完全没有障碍了。
荷兰的学校比较人性化,在他们看来,上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小学生刚开始每天才上一个小时的课,后来慢慢增加到两个小时三个小时。
荷兰小学中学和国内一样,都是义务教育,全免费的,不同的是上学的年龄段,在那里,小学阶段是从4岁到12岁。
刚入学的时候,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,我还是有许多的担忧。我最担心的是两个孩子的语言交流问题,她们根本没接触过荷兰语。
(老公和小姐俩在一起)
通过咨询学校,被告知说,七岁以前的孩子跟着学校正常上学上课就行了,语言几个月后就会了。如果超过七岁就要每周固定几天上语言班,把荷兰语补上,再和当地的孩子上一样的学校。这下我才放宽心。
中西方文化还是会碰撞出一些有意思的小插曲。
在国内时,两姐妹走在路上经常被围观,大家会七嘴八舌地议论:“她们是双胞胎吗?”“怎么长得像外国人?”“头发好卷哦,真好看。”
可是,在荷兰没人会去问别人的隐私,更不会当面夸奖别人家的孩子漂亮。他们认为好看是父母给的,跟孩子一点关系也没有,大部分人会夸孩子懂礼貌或是有爱心等等,这些品质才是属于自己的。
(双胞胎姐妹的幸福童年)
荷兰的学校假期还很多,光是圣诞节就可以放到1月9日。上班族父母除了可以把孩子送到附近托儿所,还可以请邻居家的大孩子来帮忙照看。
托儿所照看孩子一小时也就几块钱,大孩子帮忙的话,五块钱就能带一天。
荷兰非常注重孩子自主性的培养,学校没有饭堂,孩子们自带早餐和午餐。我家姐妹俩每天晚上睡前都会自己准备好第二天的早午餐,一般早餐是点心和水果,午餐就准备一些三明治面包、鸡蛋和小番茄等等。
食材我提前在超市为她们买好,需要什么她们要提前和我说好,如果忘记了没有提前告诉我,我就随便买点带回去。她们第二天没有吃到自己喜欢的食物,下次就会长记性了。
(和老公在一起的日子)
在荷兰,学校是不能随便对小孩子拍照的。在入学前的申请资料里,有一条这样写着:“是否愿意授权老师给你的孩子拍照”。
当时老公毫不犹豫就填了“不愿意”,我有点急眼,问他:“不同意老师拍照,那不就意味着我永远无法看到宝贝在学校的照片。”在我的强烈要求下,老公改成了“愿意”。
现在,小姐俩到学校上学已经一个多月了,而我在学校官方平台上只能看到几张模糊的照片,不像在国内幼儿园,每天都有几个视频可以看到自己的娃。
不过,让我欣慰的是,双胞胎姐妹已经慢慢适应学校的生活了。因为学校要求妈妈在身边陪学,所以现在的我既充实又忙碌。
(母女三人逛游乐场)
我原本是个随性不喜欢做计划的人,到了荷兰,不得不学会预先计划。因为在这里,很多事情都是预约制。看牙医要预约,开家长会要预约,甚至亲戚朋友来家里玩也要预先约好,准时到场。
最让我不习惯的是买菜。在福建,从菜市场买回家的鱼还会游泳,虾也是活蹦乱跳的,还可以买活鸡回来自己杀。可是在荷兰,买不到活鱼活虾,全是冰冻的,而且杀鸡是犯法的,家里允许养鸡,不过只能当宠物养,不能杀来吃。
来到荷兰差不多半年,除了想念故乡的味道,牵挂母亲,其他各个方面都渐渐适应了。我就想着,争取明年夏天接母亲来这里生活,让她在我身边,我也好照顾她。
(周末带孩子外出游玩)
在少女时代,我曾经幻想未来的自己,能够过着上午抱娃、中午烧菜、下午做面膜、晚上看月亮发呆的幸福生活。
有时我想,现在不就是这样的状态吗?
追求幸福本身就是一种幸福,对于我来说,家庭圆满,亲人团聚,孩子快乐成长,就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。
【口述:Rebecca】
【编辑:飞越】
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,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,而且,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!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,请关注我们吧!@真实人物采访
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