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8年我退伍到供销社上班,因得罪人被调到工商局,命运因此改变
发布时间:2025-01-09 07:10 浏览量:1
1978年我退伍到供销社上班,因得罪人被调到工商局,命运因此改变
引言:
1978年的那个秋天,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县供销社的大门。作为一名退伍军人,能进入当时最吃香的供销社工作,可以说是运气不错。可谁能想到,就因为我发现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,竟被主任穿小鞋,调到了刚成立的工商局。那时候,工商局在大家眼里可是个"倒霉差事",要整天跟市场小贩打交道。我心里憋屈,可又不得不去。谁知道,正是这个看似倒霉的调动,却让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。到底是什么事情让我从供销社被赶走?在工商局又经历了怎样的故事?
一、从军营到供销社
1978年秋天的一个早晨,县供销社的大门口格外热闹。老职工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,神秘兮兮地讨论着什么。原来,他们都在议论即将来报到的新人——一位退伍军人。
"听说这位小伙子是咱们县里有名的神枪手,在部队立过三等功呢!"一位姓张的老职工摇着蒲扇说道。
"可不是嘛,这回能进咱们供销社,还得感谢他那封立功介绍信。"另一位戴着老花镜的会计接过话来。
正说着,大门口出现了一个身材挺拔的年轻人。他穿着一件发白的军装,肩上背着个旧军用挎包,脚上蹬着一双擦得锃亮的解放鞋。这人不是别人,正是我。
刚进供销社的大院,迎面就碰上了李主任。他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,国字脸,戴着一副黑框眼镜。看到我的介绍信,他笑呵呵地拍着我的肩膀说:"好啊,咱们供销社正需要你这样的好同志!"
那时候的供销社,可是城里最气派的地方。红砖大院,青瓦房顶,门口还立着两根标语杆。院子里整整齐齐停着三辆解放牌卡车,那可是稀罕物件,一般单位想都不敢想。
我被分到了库房管理科。科里一共七个人,除了我这个新人,其他都是干了十来年的老同志。特别是老王,据说他从解放前就在这儿干活了,掌管着供销社最大的仓库。
当时的供销社可不简单,那是计划经济年代的"龙头老大"。从针头线脑到自行车缝纫机,就连化肥农药也都归它管。老百姓要买东西,非得拿着票据到这儿来排队不可。
记得第一天上班,科长给我分了间小办公室。虽然只有一张旧桌子、一把木椅子,但在那个年代,能有个独立办公的地方已经是莫大的福气了。
科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同志,脖子上总挂着个算盘。他交代我的第一件事就是:"小伙子,你得先把仓库里的货物明细都记熟了,这可是咱们的'当家本'啊!"
为了尽快熟悉工作,我主动跟着老王学习业务。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到仓库,帮着点货、记账、搬运。那些货物品种繁多,光是布匹就有十几个品种,棉布、确良、的确良,每种还分不同的型号。
没几天,我的笔记本就写得满满当当。晚上回到宿舍,我还要把这些内容一遍遍地背,生怕记错了。老王见我这么认真,还夸我说:"小伙子有前途,这股子劲头跟当年的我一模一样!"
可是好景不长,没过多久,我就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事情。这些事情,让我的供销社生涯走上了一条意想不到的路...
二、揭露库房真相
那年秋天的一天晚上,供销社的仓库外特别安静。院子里只有一盏昏黄的路灯,照得墙根下影影绰绰。我正准备离开办公室,忽然听见仓库那边传来轻微的响动。
按规定,晚上七点后任何人不得进入仓库。可那天晚上八点多,仓库的铁门却被人打开了。我躲在暗处,看见老王鬼鬼祟祟地钻了进去。
"咔嗒"一声,仓库的门又关上了。不一会儿,一辆平板三轮车停在了仓库后门。月光下,能看见三轮车上已经堆了不少货物。
第二天一早,我翻开库存登记簿,对照着昨晚看到的情况仔细核对。果然,登记簿上显示的货物数量与实际库存对不上号。
这可不是小事。那时候,供销社的货物可都是按计划调配的,每一件都要凭票供应。少了一匹布,都得写报告说明情况。
一连几天,我都留意观察。发现每到夜里,总有三轮车来来往往。有时是化肥,有时是布匹,甚至还有自行车零件。这些货物都是紧俏物资,在黑市上能卖个好价钱。
终于有一天,我拦住了准备溜进仓库的老王。他一见是我,脸色顿时变得煞白。
"老王,你这是要干什么?"我拿着手电筒照着他。
老王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,只是不停地擦着额头的冷汗:"小兄弟,你听我解释..."
这时,李主任突然出现在仓库门口。他穿着一件藏青色中山装,脸色阴沉得可怕:"小刘,这么晚了,你怎么还在这里?"
我直视着李主任:"主任,老王半夜三更往外搬货物,这事您知道吗?"
李主任沉默了一会儿,突然笑了:"知道又怎么样?你以为你是谁?这供销社是你家开的?"
"这是公家的东西,不是谁想拿就能拿的!"我把手里的账本重重地摔在桌子上。
李主任冷笑一声:"年轻人,你懂什么?这年头,谁不找点外快?你要是识相,跟着沾点光有什么不好?非要当这个大公无私的'清官'?"
"这些货物都是老百姓的救命粮!您这样做,对得起那些排队等着买化肥的农民吗?"我指着账本上的数字说。
李主任的脸色变得更难看了:"小刘,我劝你少管闲事。你要是乖乖闭嘴,我还能给你点好处。要是非要跟我作对,有你好果子吃!"
就在这时,外面传来了一阵脚步声。原来是巡夜的老张听见了动静,拿着手电筒跑了过来。
李主任立刻换上了一副笑脸:"没什么事,小刘这孩子工作认真,晚上还在查库存呢!老张,你快把他劝回去休息吧。"
从那天起,供销社里的气氛变得诡异起来。李主任开始处处为难我,连最基础的工作都要挑三拣四。老王见了我就躲,其他同事也都对我避而远之。
没过多久,县里正好要组建工商局,需要各单位抽调人手。李主任第一个就提了我的名字...
三、意外的人生转折
1978年的冬天,县里成立工商局的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。那时候,改革开放刚刚开始,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,县里急需一个专门管理市场的部门。
工商局刚成立时,办公条件十分简陋。一间破旧的平房,几张歪歪扭扭的桌子,连个像样的牌子都没有。人们都说:"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,谁愿意去啊?"
就这样,我背着简单的行李,来到了这个"没人想来"的地方。第一天报到,局长就给了我一个特殊的任务:"去把咱们局的牌子做出来。"
县城里只有一家木匠铺,老板姓柳。他有个女儿叫小柳,在工商局当档案员。那天我去找老柳做牌子,正巧遇见小柳送饭给父亲。她穿着一件蓝色的工装,头发扎成马尾辫,说话轻声细语的。
老柳是个手艺人,做起活来一丝不苟。他说:"工商局的牌子可不能马虎,得用最好的木料。"我在一旁看着他干活,小柳就坐在角落里整理文件,时不时抬头看我一眼。
第二天,牌子做好了,老柳非要亲自送到工商局来。他说:"闺女在这儿工作,这牌子得挂正了。"我和小柳一起帮着老柳把牌子挂在了大门口。
工商局成立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整顿市场秩序。那时候,县城里的小商小贩几乎都没有营业执照,大家都是"做一天算一天"。局长让我带着几个人去市场登记造册。
每天早上天不亮,我就得到市场去。小商小贩们都不愿意登记,一见我们来就四处躲闪。有一次,一个卖水果的大娘看见我,抱着水果筐就要跑,结果摔了一跤。我赶紧去扶她,帮她把水果捡起来,又给她讲解政策。
从那以后,我改变了工作方法。每天早上先去和商贩们聊天,了解他们的难处。中午饭点,就在市场的小摊上随便对付一口。慢慢地,商贩们对我的态度也转变了。
有一天中午,我正在一个面摊上吃面,突然看见小柳端着饭盒走过来。她说:"我爹让我给你送个饭盒,说你整天吃面条对身体不好。"那是我第一次吃到她做的饭。
工作之余,我经常去找老柳聊天。他不光是个好木匠,还是个热心人。每次去,他都会说:"小伙子,你在我闺女单位工作,就是我半个儿子。有啥难处尽管说。"
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,市场越来越热闹。工商局的工作也越来越忙。我常常要到晚上才能回家,有时还得处理突发事件。小柳总会主动帮我整理文件,有时还给我送来热茶。
一天晚上,我送小柳回家,路过供销社时,看见大门紧闭,门口的标语也褪了色。小柳说:"你说得对,有时候看似不好的事,可能是命运的馈赠。"
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,我和小柳的感情也在工作中慢慢加深。1979年春天,我们举行了简单的婚礼。老柳亲自操办,在家里摆了十桌酒席,请来了工商局的同事们...
四、市场管理的智慧
1979年夏天,县城的自由市场突然热闹起来。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这个小县城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起了小生意。每天清晨,市场上就挤满了摆摊的商贩,叫卖声此起彼伏。
第一次管理市场时,我还带着部队里的那股子劲头。看见摊位摆得乱七八糟,就直接上去要求整改。一位卖油条的大爷不高兴了,举着油锅就要跟我干架:"你这是不让我们活了!"
老张是个在市场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同志,他把我拉到一边说:"你这样管不行,市场跟部队不一样,得讲究个'和气生财'。"
有了这次教训,我开始改变方式。每天早上五点,跟着商贩一起进市场,帮着整理摊位。一位卖菜的大娘担心下雨,我就找来木板帮她搭个简易棚子。
渐渐地,商贩们不再躲着我了。有时还会主动叫我:"小刘同志,来尝尝我家新摘的瓜!"
一天早上,一个卖布的商贩跑来找我:"小刘同志,我的摊位被人占了!"我跟着他去看,发现是两个商贩为了一个角落的位置吵了起来。
"这位置我天天都在这摆,凭啥让给你?"一个商贩嚷道。
"我家就住附近,这位置应该归我!"另一个商贩不甘示弱。
看着他们争执,我想起了一个办法。叫来市场的木匠,在地上画格子,给每个摊位都编上号码。然后召集商贩开会,按照经营年限和住址远近,统一分配摊位。
这个办法得到了商贩们的认可。从此,市场里再没人为摊位吵架了。
随着市场越来越规范,一些新问题又出现了。有些商贩开始偷偷给称砣上抹油,让秤快转。还有人用劣质布料冒充进口货。
我没有直接处罚他们,而是请来了老张,让他现身说法:"咱们做生意要讲究诚信,一次小便宜害了大信誉,值当吗?"
为了让市场更有序,我和同事们商量着制定了一套规矩:每天早上检查卫生,中午查看秤具,下午巡查商品质量。谁家做得好,就把他们的摊位设为"示范摊"。
这些举措渐渐见了效。市场不仅整洁了,生意也越来越好。外地的客商都说:"这个市场管理得真不错!"
1980年春节前,市场上来了个特殊的"顾客"——县里派来的检查组。他们走访了商贩,查看了账目,最后给出评价:"这个市场很有特色,值得推广学习。"
那天晚上,我拿着检查组的报告回家,路过供销社时停了下来。想起当初被调来工商局时的不甘,又看看如今热闹的市场,不禁感慨万千。
小柳在家煮了一锅饺子等我。她说:"听说检查组表扬了你们市场,这可是好事啊!"
正说着,老柳也来了,他笑呵呵地说:"女婿,我前两天逛市场,看见你管得井井有条,真替你高兴啊!"
就在这时,门外传来敲门声。原来是李主任来了...
五、命运的再次相遇
1982年的一个下午,我骑着自行车经过供销社,发现往日热闹的大门口冷清得很。门口的大字标语已经褪色,连门框上的红漆都开始剥落。
一个打扫卫生的老大爷告诉我:"供销社要改制了,不少人都下岗回家了。李主任前几天还来这转悠,看着这院子发呆。"
这话让我一愣。这几年忙着管理市场,倒是很少想起供销社的事。问了问老大爷,才知道李主任如今住在城郊的一个小村子里。
周末,我带着一些自家种的蔬菜,去了李主任家。他家是个砖瓦房,院子里种着几畦菜。正在院子里劳作的李主任抬头看见我,明显愣了一下。
"是你啊..."他放下手里的锄头,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。
几年不见,李主任苍老了许多。头发全白了,身子也佝偻着,哪还有当年供销社一把手的威风?
他请我进屋喝茶,屋里简陋得很,一张旧木桌,两把破椅子,墙上贴着发黄的报纸。桌上放着一个破旧的收音机,正在播放着新闻。
"听说你在工商局干得不错?"李主任给我倒了杯茶,"这些年,我没少听人提起你。"
我把带来的菜放在桌上:"这是自家种的,您尝尝。"
李主任看着那些青菜,沉默了好一会儿。突然说道:"当年是我对不住你。那会儿觉得你不懂事,处处跟我作对,就想着法子把你赶走。"
"主任,那都是过去的事了。"我说。
他摇摇头:"这几年,我可没少后悔。供销社改制,我这把老骨头没跟上形势,现在连退休金都拿不到,只能回老家种地。"
门外传来自行车的铃声,是他儿子放学回来了。李主任赶紧起身去开门,对儿子说:"快叫小刘叔叔。"
孩子怯生生地叫了声叔叔,就躲进了里屋。李主任叹了口气:"上高中了,学费都成问题。"
离开时,李主任送我到院子门口。他指着自家种的菜说:"你说得对,当年咱们供销社那些货物,都是老百姓的救命粮。现在我自己种地了,才明白这个道理。"
回家路上,我特意绕到了市场。傍晚时分,商贩们正在收摊。有人远远地喊:"小刘同志,明天见啊!"
站在热闹的市场里,望着夕阳下供销社的方向,那些往事仿佛就在眼前:仓库里的深夜交锋,工商局的艰难起步,市场上的点点滴滴...
第二天一早,我又来到市场。菜摊前,一个老奶奶正在挑选青菜,一边挑一边说:"现在这市场真好,买东西方便,价钱也公道。"
街角的广播里正在播放着改革开放的新政策。阳光照在市场的招牌上,那是当年老柳亲手做的,已经有些褪色,但依然挺立在那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