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访宿舍话成长(在一线)

发布时间:2024-12-15 05:46  浏览量:2

转自:人民日报

本报记者吴月

课余时间,想找老师交流,需要走多远?对于同济大学学生来说,有时只是几间宿舍的距离。

近日,记者在同济采访,正赶上国豪书院在西南一楼举办“书院夜话”。这栋宿舍楼,既是学生生活区,也是老师办公地。

夜晚8点半,打开一大盒蝴蝶酥,搬来几张椅子,书院执行院长尹学锋与青年教师杜博闻在一楼的“驻楼导师工作站”等候。踢踢踏踏,有的学生穿着拖鞋下楼,有的刚下课、等不及放下书包就过来聊天。

“专业导论课上要完成研究课题,不知从何入手。”一名大一学生问。尹学锋从书架抽出往届学生的作品集,递给同学翻阅,“试着从生活中找找选题”。

2个小时,话题从专业选择到毕业去向,从生活趣事到同学关系,不知不觉已是10点半。有学生还没聊尽兴,与杜博闻一起上楼,来到驻楼导师的宿舍继续请教。

在同济,这样的师生交流是常态。同一周,有10余名驻楼导师走进学生宿舍区。“学生社区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场域,也是课堂之外的重要育人阵地。”同济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许秀锋介绍,2019年起,学校全面推行驻楼导师工作站制度,邀请知名学者、骨干教师等深入宿舍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,截至目前已开展驻楼活动1300余场,覆盖学生3.2万余人次。

参与师生交流,仅是同济学生多彩宿舍生活的一小部分。近年来,学校推进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。丰富的公共空间、多样的社区活动,使学生社区由单一的居住场所成为集思政教育、师生交流、文化活动、生活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育人园地。

“明晚,来跟我们一起包饺子?”收到同济大学辅导员、学生社区特色文化工作室负责人潘盼的微信,晚上6点,记者来到西南九楼学生宿舍地下一层的“青春会客厅”。“这里以前是一处超市,我们结合同学需求,把这里改造成了公共活动空间。”潘盼说。

裹馅、捏褶……“想起了在家时,与奶奶和弟弟一起包饺子的场景。”大一学生王正智说,上大学是他第一次远离家乡,如今,与同学们聚在一起,冲淡了思乡之情。

“宿舍也有家的感觉。”大一学生文倩说,自己学会了擀皮的新技能,还认识了不同专业的新朋友,心里暖暖的。

“我们想把‘青春会客厅’打造得像家里的客厅,欢迎同学们都来坐坐。”潘盼热心介绍,“这里还有图书漂流站、咖啡充能站、日落放映厅……”

为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,建立学生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机制,同济大学还选聘一批学生骨干参与社区工作,李怡瑶便是其中之一。在宿舍值班,为同学们解决生活问题;走访宿舍,收集同龄人的需求,自主设计活动……“服务他人亦是自我成长的过程。”李怡瑶说。

夜色渐深,漫步学生宿舍,灯光与月光交相辉映。厨房中,有人在加热夜宵;自习室里,有人静静读书;花园的秋千椅上,有人给父母打着电话,讲起校园里的故事。

“同济啊同济,同舟共济……”宿舍楼外,一处音乐装置前,有同学轻轻哼起校歌的旋律,“航行征途中,我们齐心协力……”

《人民日报》(2024年12月15日05版)

标签: 同济 成长 李怡

外部推荐